苦难即成长

发布时间:2018-01-08

  ——读《天龙八部》有感

  高2019级6班 冷雨蔓

  读《天龙八部》,曾为段誉的情深而感动;曾为慕容复的寡义而气愤;曾为木婉清的痴恋而无奈。但我始终难忘的,却是那个豪情万丈的“汉子”“粗布”——乔峰。作为金书第一英雄的他,最终殒身雁门关,也许当他的灵魂独望靖宇,回顾一生岁月时,也会感叹他这浸泡在苦难里的人生,走出的是一条悲壮的英雄之路。

  我喜欢将苦难前的角色称为乔峰,而之后的称为萧峰。毕竟乔峰只能算得上是一名绿林好汉,萧峰才称得上是英雄豪杰。

  乔峰一出场便是天下第一帮丐帮的帮主,江湖地位显赫,一呼百应,武艺高强,享有“北乔峰,南慕容”的盛誉,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棍法是其成名绝技。然而这世上谁又能预料岁月带来的损耗,命运带来的仓促变幻呢?

  乔峰生活在时局动荡的北宋末年,宋辽两国矛盾重重,两国人民互相敌对。故而乔峰辽人的身份才会成为他所有苦难的开端。先是被马夫人设计,被迫交出帮主之位,再是被冤枉弑父母、杀恩师,残害多位武林高手和德高望重之辈,然后遭到武林人士的全力追杀。至聚贤庄一战,痛杀群雄,也是被逼无奈之举。

  从受万人敬仰的乔帮主,到过街老鼠般的萧峰,其中曲折,万般艰难,只有萧峰清楚明白。落魄之际,虽遇一生所爱,却为自己错杀;纵使悔恨难当,也再挽不回卿卿性命。至此,一人一生,孤影漂沦,浪迹天涯。

  乔峰是顺利的,萧峰是艰难的。一个宋人,一个辽人,身份的差别如一道狭长且深远的沟壑,将乔峰和萧峰的命运清楚明白地阻隔在了两方。让萧峰不得不踏上另一条命运之路,开辟一条新且艰的征程。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而苦难带给萧峰的是民族大义、天下苍生。乔峰只懂江湖义气,以丐帮利益为重,民族差别是不曾消失的偏见。而在苦难中,他看见了更多的百姓疾苦,体会了更多的人情冷暖;因为自己辽人的身份,让他对宋辽两国百姓都有着深深的同情:同情那些两国边境上,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们,同情饱受战乱之苦的宋辽人民,所以才有了他最后“教单于折箭,教六军辟易,奋英雄怒”的悲壮之歌,他希望能用自己的死换来两国和平,换来百姓安居乐业。这让他的英雄更添一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情色彩。

  《天龙八部》中的段誉与萧峰同是书中的主要人物。他与萧峰最大的不同在于,段誉从零开始,从无到有,最后名利双收、抱得美人归。而萧峰却是大起大落,从近乎人生巅峰,到一落千丈至谷底深渊。这样强烈的落差更让萧峰无所适从,最后他自尽于雁门关外时,辽军渐去渐远,蹄声隐隐,又化作山后的闷雷,会不会也是在愤慨他的陨落。

  萧峰的英雄是不幸的、坚强的、悲壮的。与萧峰同样不幸的是因长相备受侮辱最终为爱而死的卡西莫多;与萧峰同样坚强的是经历了十三年苦难最终成为一名坚定革命者的牛虻;与萧峰同样悲壮的是为父报仇最终为正义而死的悲情式英雄哈姆雷特。他们都是熬过苦难最后成长起来的人。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可见早在几千年前亚圣孟子就认可苦难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而萧峰的经历也的确看出苦难在他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刘禹锡有诗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进狂沙始到金。虽然最后萧峰倒在了一片残阳中,长眠在了雁门关外。但他不屈于苦难,将苦难视作土壤,扎根其中汲取力量的人生哲理,是我最大的启迪。

  蒲柳之姿,经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犹茂。愿在往后征途岁月,亦如萧大侠,所遇苦难即成长。

数字校园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全国统一电话:023-64382293

招生咨询电话:023-43765899

学校首页 添加微信 一键拨号 数字校园
×
复制成功

公众微信号:chengnanjiaoyujituan

关注微信公众号,详细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