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专家解题
西南大学董小玉教授对题目作了解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生命追求。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体现了思乡爱乡的家国情怀,具有旷远的意味。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体现了追求一流的高洁志向。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体现了“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博大胸襟。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体现了文化人的筋骨与清醒的自我意识,不盲从于社会,为中华民族鼓与呼的使命与担当。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揭示了人应该有远大的精神理想,需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来观照现实生活。
董小玉教授的解读比较到位,不过第四句的解读似欠准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出自《默觚下・治篇十二》,原文是“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牖见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君子受言以达聪明也亦然。或为一隅之偏听,或为一室之迩听,或为一堂之公听……所受愈小则所照愈狭,所受弥旷则所照弥博……”
照行文意思来看,魏源是用光照来比喻眼界,用“受光”来比喻“受言”,似乎应该是接收的信息越多,对事物的认识越全面,眼界越开阔。这是一种开阔眼界、放眼天下的情怀,也可以表达兼听则明、广开言路的意思。
三、逐句解说
第1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语出《周易》,下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强不息;大地吸收阳光滋润万物,君子应增厚美德,包容万物。
写作关键词应是:自强不息,奋发进取。
第2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意思是“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观赏秋月,倍增思乡念亲之情。这两句视角新颖,无理而妙,抒写了浓烈的思乡之情,千百年来牵引着人们思乡的情丝。
写作关键词应是:思乡念亲,家国情怀。
第3句: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出自宋代诗人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这首词以群花作衬,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的由衷赞美。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作者认为,内在美,比外在美更为重要。“何须”二字,把各种名花一笔荡开,突出了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断定她是“花中第一流”。
写作关键词应是:注重内美,充满自信。
第4句: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网上有多种解说,不一定妥当。前述相对较准确。
写作关键词应是:开阔眼界,广开言路。
第5句: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这是鲁迅说的,意思是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逃避,才能有所作为。正视现实、自己,才可以有可能往下一步,敢想,敢做。
写作关键词应是:正视现实,勇于担当。
第6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语出毛泽东词《沁园春雪》。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历史,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体现的是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写作关键词应是:坚定自信,伟大抱负。
四、题目陷阱
1.注意题目中明确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合理引用”,不但不能只选择一句,而且还要在行文中自然地引用,使其起到“论据”“点睛”的作用最好。
关键是这两三句要有内在联系,而不能只是简单地组合在一起。目前很多专家解说都没有强调这一点。
2.注意题目中“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也就是要写积极的一面,体现出“化育后世”的正能量。
五、状元实战
我2012级的学生吴悦,当年大足区文科状元,写了一篇实战审题的文章,从高考生角度入手,讲了一些方法,现摘录部分内容,供借鉴。
对比来看,全国2卷依然是从所给信息中选择两三个,而不同点有两个。
其一,没有具体的语境(昨天我们说,全国1卷的作文目的是中国对外的国家宣传),而淡化为中国文化名句这一主题,其实只是对所给6句做了一个概括。当然了,没有语境则不必计较,我们要做的是,当出现语境时不可忽略,不可误读,这也算是全国1卷设计的一个命题陷阱。
其二,所给的是句子,而不是关键词。一眼扫过去,发现句子有这么三个外部特点:
1.句子作者纵贯古今2.句子体裁横跨诗文3.句子语言文白兼有三个特点,一个字:杂。既然要选两三句,那么我们想找的是句子的共性,咳嗽这第一眼得出了杂,就不好办。那么下一步,更重要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在句子的内容、内涵,乃至主题上找共同点。不是每个学生都知道李清照写的什么花。在这里我们不考证,不引用,直接看句子,看能得到什么。看句子,总结出来的东西是词语。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天道、君子、自强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景色、思乡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花、朴素、高洁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光照、格局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迅)――正视、勇气、有为、担当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当代、风流、自信句子总结成词,实质上就回到了昨天说的关键词作文。句子总结成什么词,又是仁者见仁、因人而异的,因此要求准确、全面、深刻。准确为首,全面为要,深刻为佳。句子总结成什么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总结时的思路、方法。那么有哪些方法呢?1.直接提取关键词,如君子自强,此法最为准确稳妥,但应有取舍,不宜过多;2.适当调整翻译成词,比如把“敢作敢当”对应翻译为“有为”“担当”,难度不大;3.理解含义,自述转换成词,如把鲁迅的几个“敢”理解为“勇气”,这有一定的难度;4.明确主体成词,即该句写的是什么,比如②中露、月为景,③为花,⑥为人,这样便于参照对比,这点难以想到,不难做到;5.拔高一层,概括成词,即该句体现了什么,如④体现了格局,⑥体现了自信……此类需要一定概括能力,最难,易出错,但解读到位则最出彩。这样一来,通过这5种方法,我们有了更多的(十多个)关键词,供我们选择、分析关系、建立结构。那么从中也可以看出“选句类”作文题目的核心特征――先难后易。也就是说,比之直接给关键词来选,“选句类”作文前期的句子理解和分析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而当你将句子消化分解处理完毕之后,呈现在你眼里的就是更多的、在同一层次或话题下的、近似的词语,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比喻一下,全国1卷“选词”作文好比是素菜,容易消化但味道寡淡;全国2卷“选句”作文好比是荤菜,难以消化但口味迷人,能获得的养分也更多。接下来又回到了昨天“找共性”“找关系”的步骤。②的“思乡”属于情感,单作一条;其他几个句子,进一步整理发现,①自强,③朴素,④格局⑤勇气、有为、担当,都在讲人的品质。这就找到了共性。接下来是“搭建框架结构”。在此直接给出我的思路和结构:统领句: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自信。自信是一个结果,对各方面总体很满意,就自信。因此自信适合作统领。为什么自信?因为人才品质卓越,具体体现在: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朴素(内在美)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格局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正视、勇气、有为、担当这是我们之前分析句子结果的直接照搬,即之前所说的并列式。并列式也并不是说没有深度。第一,这个并列不是原句的并列,而是经过层层加工之后,人才品质的并列,已经很有深度了;第二,我们的并列不是混乱的,而是有顺序的,甚至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因此,下一步,再理一下顺序:自强第一。因为上承“天道”,且句子时间最早,便于开篇。直面勇气第二。因为从自身(自强)发展到了客体世界(直面),对象改变了,内涵扩大了。朴素第三。朴素是一种消极收敛性的品质,放在文章的“腰部”,增加文章的“弹性”。格局第四。大格局又把视野拉大,且容易联系当代生活,并将文章内容和脉络引向最终的“自信”。这样一来,我们一共有了5个句子(1+4)可以选用,比题目要求的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不过题目要求只能选两三句,所以我们根据自己掌握的作文素材偏向,选择其中的两三句,其他的加以替换增删。比如,我们因为作文素材充足,而保留自信、朴素、格局三句,把第一换成立志,第二去掉,变成这样的结构:统领句: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当代的人才自信。立志第一,③朴素第二,④格局第三,自信收尾。一共用了题中的三句话。每段写一个分支内涵,加上过渡段,一共是6段左右,清晰明了。今天全国2卷的审题分析,很大程度地建立在和昨天全国1卷题目的异同对比之上,即“选句”作文和“选词”作文。我们讲了新的方法,即分析句子的方法,又一并复习了昨天谈到的技巧。从命题趋势可以进一步看出,作文的核心仍然是思辨,作文的竞争力来自于思辨力,而思辨主要体现在前期的审题工作上。因此重视审题,掌握审题方法,是作文成功的最关键一步。 六、教师下水我自己写了一篇下水作文,角度新颖,见解独到,但有些冒险,主要是可能被认定为与题目要求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不太吻合。正视“月是故乡明”的逻辑缺陷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备受推崇,因为它视角新颖,无理而妙,抒写了浓烈的思乡之情,千百年来牵引着人们思乡的情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也曾写过:“人因亲远异,情却古今同。”但我渐渐觉得诗的背后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感情的亲疏影响着对客观事物的认知。
也许有人会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些名句化育后世,你怎么就只看到了暗黑的一面?”
鲁迅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我们如果连正视缺点的勇气都没有,怎么去发奋自强?怎么去担当责任?怎么去实现中国梦?
孔子说:“知耻近乎勇。”我们只有正视自己,明白不足,知道羞耻,愿意改正,才能自豪地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其实,“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是2003年的高考作文题。网上问问度娘,优秀作文数不胜数,似乎无需再赘言。但从现实来看,人们似乎没有真正认识到这种逻辑缺陷的危害。
感情亲疏影响认知,虽有积极作用,但是弊大于利,甚至可能危害国家。智子疑邻的双重标准,秦始皇偏爱胡亥的糊涂之举,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互相伤害,已经让人警醒。唐明皇宠信“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玉环,使其“姊妹弟兄皆列土”,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唐朝的衰亡。凭亲疏好恶做事,治国,失去了公正,必然产生“爱而不知其恶,憎而遂忘其善”的弊端。
根据亲疏好恶判断事物常常引发“晕轮效应”:对喜欢的人越看优点越多,甚至缺点也成了优点;对不喜欢的人则相反。于是人们常会不自觉地美化或丑化客观事物,陷入偏见的泥潭。“孩子是自己的乖”“情人眼里出西施”似乎从来就不是褒义。余桃啖君的故事里,卫君对弥子瑕前后判若两人,弥的缺点先被夸作优点,后又成为罪状。这足见此种逻辑的可怕。
更可怕的是,它会影响到其他相关事物,而当事人却不自觉,反而觉得自己很公正。所谓“爱屋及乌”就是如此。“爱情呼叫转移”其实是一种“移情”,弄得不好就会对他人产生厌恨、愤怒、攻击等。君不闻,凡是城管和摊贩发生矛盾,一定是城管不对;凡是医生和患者发生矛盾,一定是医生不对;凡是教师和学生发生矛盾,一定是教师不对。说这话的人看似义正辞严,其实可能只是其中某人给过他不好的印象而已。前不久,网上不是疯传《“师腐”是仅次于“官腐”的中国第二大腐败》吗?一个普通教书匠,有什么资格腐败?有什么权力腐败?有什么条件腐败?这种一竹竿打翻一船人的言论甚嚣尘上,反映的是整个社会认知的偏差!
最可怕的是,这种偏见常常陷入“循环证实”的怪圈,加剧了其危害。一方因为亲疏而产生偏见,对方必然产生戒心,而对方这种情绪的流露,又反过来证实和加强了这种偏见。
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种逻辑缺陷,尽力避免凭亲疏好恶待人待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亲疏论断之!但愿我在《十问北岛》中所写的现象不再出现:
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公众微信号:chengnanjiaoyujituan
关注微信公众号,详细了解更多信息